菜鸡百科 手机版
  • 首页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时间 贷款 费用 公司 银行 车辆 企业 万元 自己的 社保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烧蓝工艺是什么意思(手残不甩锅,古人才是手工大佬)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4 08:53:02    

    手残党是不是经常自己嫌弃自己?

    别人的那叫手,自己的那叫爪子。

    甚至还有人总是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将锅都甩到了没有好工具上。

    “这都是因为没有大神们那种工具,要是有,我也可以!”

    醒醒吧!

    这个锅,可不能这么甩!

    不然,你让没有自动化、没有智能化工具的古人怎么活!

    我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这个话题。

    古人是如何利用当时有限的条件来制作这些精美的首饰的呢?

    中国传统的首饰制作工艺大致可以分为八类:烧蓝、景泰蓝、花丝镶嵌、点翠、錾刻、金银镂、玉雕

    今天就先来说一说烧蓝和景泰蓝。

    图片来源网络

    烧蓝工艺是指在金、银、铜的器物上涂上一层釉彩的工艺,与点翠、景泰蓝以及珐琅是姊妹艺术。

    烧蓝工艺又称点蓝工艺、烧银蓝、银珐琅等。

    烧蓝工艺中的点蓝技术和点翠一样,需要在事先通过掐制好的花丝框中进行涂釉料。

    烧蓝工艺简单流程:将烧蓝大致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

    当然,以上说得简单,不过是行内人的谦虚之词,就和一个有钱的大佬告诉你赚钱很简单的道理是一样的,你要是认真就输了。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我们就简单了解一下,看个热闹就好。

    简单来说,就是先把需要加工的器物清洗干净,避免出现后期因为金属表面氧化而导致的无法上色的情况,另外还要检查一下花丝框架是否牢固,免得上色后变形,花纹走样。

    然后就开始涂上釉彩,这个过程是个技术活,要平稳,不能用手触摸。

    关于烧制,有不同的说法,大致范围在500℃到800℃,咱也不太懂,欢迎懂行的亲们来解答一下这个疑惑。

    烧制完成后,还需要最后一步,检查,看看是否出现“惊蓝”“崩蓝”的现象,这种情况简单来说就是上色的时候不均匀还有温度没有控制好造成的。

    图片来源网络

    我国烧蓝工艺作品主要以小件的银摆件、戒指、手镯为主,在清朝烧蓝银饰作品在中低层妇女之间极为普遍。

    重点来了!

    烧蓝饰物的好处就是老少皆宜,对待穷人特别友好,不管有钱没钱,都能买到合适的首饰。

    其实严格一点来说,烧蓝工艺更多是作为一种辅助工艺,增加首饰的美感。

    由于这种“蓝”只能烧制在银器表面,因此也称为“烧银蓝”,它还有个别称“银胎珐琅”,主要用来制作盒、罐、瓶或是小型摆件,制品可以根据需要镶以玛瑙、松石等做为装饰。

    图片来源网络

    不过这种工艺并不是中国本土工艺,而是13世纪末,由意大利工匠发明,然后传入中国的,最早发现实物实在雍正年间,其中一件银烧蓝五福捧寿八方盒,已有宝蓝、浅蓝、浅绿、红、黄、白等色珐琅,透明性良好、色调爽朗透彻,属于成熟期产品。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句,景泰蓝工艺与烧蓝的区别主要在于蓝料的成分不同,景泰蓝最终形成的“蓝”没有烧蓝那种水彩般的透明。

    图片来源网络

    关于景泰蓝的起源,暂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有人认为起源于唐朝,有人认为起源于元朝。

    不过相对比较统一的是,北京是中国景泰蓝的发祥地,也是最为重要的产地。

    北京景泰蓝总体来说就是富贵,花纹繁复,造型华丽,符合住在北京城那群尊贵人士的身份。

    其实景泰蓝工艺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综合的工艺,容纳性比较强,人们称它为最复杂的综合艺术。

    景泰蓝工艺按照所用的材料分类,可以分为金胎金丝、银胎银丝、铜胎铜丝。

    在清代,景泰蓝被人们认为是富贵的象征。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句,当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就顺走了很多宝贝,其中就包括景泰蓝工艺制作的各种器物。

    看着历史书上那张黑白的旧照片,除了心痛,更重要的还是惋惜。

    不过现在中国强大了,不再是以前那个贫穷落后,处处受欺负的国家了,这些流落海外的文物总有一天会回家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