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台山大隆洞河将着力打造三大特色主题区,构建“一二三”建设布局。台山市水利局供图
南方日报讯 (记者/梁洁 通讯员/高爽)近日,水利部办公厅公布了2025年全国幸福河湖建设名单,江门台山大隆洞河成功入选,成为广东省仅有的两条入选河流之一,也是江门市唯一入选的河流。
据悉,江门台山大隆洞河将获得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8000万元,计划通过实施河湖系统治理、提升管护能力、助力流域区域发展三大重点建设任务,推进大隆洞河幸福河湖建设,将其打造成“侨乡之河,让世界华人寻找乡愁的胜地”。
大隆洞河流域面积广阔,达710平方公里,河长62公里,发源于大隆洞山系的婆髻山之中,最终汇入南海,紧密串联起三合、斗山、端芬、广海、都斛等镇域,覆盖人口数27.17万人。河流水质清澈,优质的水源使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鳗鱼养殖基地、全国活鳗年出口量最大的出口基地。流域内自然资源丰富,上游青山如黛,水库星罗棋布;中游碉楼耸立,家园宜居;下游物产丰富,田园如诗,岭南水乡风光迤逦,让人流连忘返。
结合建设任务和本底资源特色,江门台山大隆洞河将着力打造三大特色主题区,构建“一二三”建设布局:源头为“山水连片、水库点缀”水源涵养区,背靠大隆洞山脉,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推动大隆洞水库特许经营权项目,实现“一权活经济”;中上游为“水脉连廊、侨乡韵味”文旅融合区,以“碧道+生态旅游”理念拓展文旅产业,依托陆路景观带和水路景观带串联周边旅游资源,实现“两廊串两区”;中下游为“水润沃土、生态养殖”产业振兴区,发挥流域内农业、渔业和养殖业优势,让农业兴旺、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实现“三业兴三农”。以三大特色主题区为基底,带动一河两岸六镇多村共同富裕,多产业组团发展。
这条河流,不仅承载着台山华侨拼搏的历史与文化,更是台山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重要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纽带。随着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两条黄金通道相继开通,大隆洞流域成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
“我们将依托流域内优质的水资源条件、碧道基础、特色民宿群,联动流域外,把大隆洞河打造成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水道’,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发挥农文旅优势,实现‘蓝绿’‘富美’共赢,逐步探索水经济新业态。”江门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江门市河长办将结合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拓深拓实文旅路线,推动大隆洞河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其打造成铭刻城乡历史文化的“时光廊道”和承载当地群众和侨胞乡愁记忆的“幸福廊道”,让公众欣赏到一河两岸风光,与水相亲相近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