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让宽窄巷子灯火成诗,《漠河舞厅》引北纬53度星光入梦,《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让那拉提草原成了浪漫坐标——音乐与城市的碰撞,总能催生出独特的地域印记。在南昌,一场歌声里的城市叙事正悄然展开,这些旋律正带着英雄城的故事,飞向更远的地方。
一江两岸流光溢彩
旋律里的南昌:
从晨光巷陌到千年文脉
清晨的八一公园,柳丝还沾着夜露,穿着太极服的老人已悄然列阵。“云手”划开晨雾时,竹影在青石板上轻轻摇晃,恍惚间与歌曲《东湖边》的歌词重叠——“梦中被柳絮柔化的东湖的波光,还闪烁吗?”创作者秦楚骐总说,她的旋律里住着整个八一大道的晨昏:春末柳絮扑满脸庞的痒,盛夏百花洲荷叶蒸腾的潮,深秋银杏叶落在少年宫铁门上的脆响,还有冬日暖阳里,老人们坐在藤椅上摩挲鸟笼的闲。
近日,由携程旅行和网易云音乐联合发起的“如歌的旅程”——“一座城一首BGM”原创音乐征集大赛城市金曲荣誉榜华丽揭晓,南昌入选“十二大人气音乐城市”,《阁中序曲》《东湖边》《你在远方我在南昌》分别斩获黄金奖、白银奖及最佳作词奖。这些歌曲将让南昌的声音抵达更辽阔的远方。
音乐里的南昌,从来不止一面。“想给这座城写首歌,像《成都》《西安人的歌》那样,藏着日子的温度。”原创音乐人徐重来在南昌的三四年间,把绳金塔的瓦罐汤香、赣江边的晚风都写进《你在远方我在南昌》。
“老板颠锅的弧度,酱油淋进铁锅的滋啦声,穿校服的学生抢着加萝卜干的吵嚷,都是现成的歌词。”他手机里存着数百张南昌的照片:赣江大桥的路灯在江面铺成金带,老福山立交的车流织成光网,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的红灯笼映着姑娘们笑弯的眼,这些画面最终都化作歌里的一句“想带你看遍,我走过的人间”。
音符串起的,是南昌两千多年的光阴。赣江冲刷出“七门九洲十八坡”的老城肌理,滕王阁的飞檐挑起古今月色,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青砖上还凝着历史的温度。而今,红谷滩区的玻璃幕墙映着朝阳,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的灯笼照亮夜市——城市的张力和生命力,似乎要从歌声中奔涌而出。
南昌活力“海岸线”
歌声引客来:
音乐与文旅的双向奔赴
当这些旋律传得更远,南昌的街巷开始发生奇妙的变化。
携程集团工作人员最近总在后台发现有趣的数据:买了演唱会门票的游客里,有不少会额外预订滕王阁的票;带“南昌歌曲”关键词的攻略,收藏量比普通攻略高。可见,音乐与旅游融合刺激了二次消费,游客因音乐活动在昌停留,结果被滕王阁夜景和赣菜圈粉,多留了几天。
这样的“意外”正在变成常态。携程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江西省“音乐+旅游”模式成为文旅消费重要增长点,大型演出审批场次同比增长90%,个人演唱会数量同比增长350%。而跟着歌声来南昌的游客,平均停留时长也随之延长。
“音乐是最好的导游。”携程的大数据报告里藏着更生动的细节:听着《阁中序曲》来的游客,会执着地找到歌里唱的“十二时辰柱”拍同款视频;被《东湖边》吸引的家庭游客,多半会在百花洲探寻“柳絮扑过船舷的痒”;就连《你在远方我在南昌》里提过的“巷尾瓦罐汤”,都带火了老字号汤店的外卖订单,有食客备注“要歌里那个温度的,烫嘴但暖心”。
“好的城市主题音乐能为南昌打造独特的音乐名片。在当下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一首广为人知的城市歌曲,可极大提升南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南昌市音乐家协会秘书长胡敏表示,当越来越多优质的南昌主题音乐涌现,当有关南昌的旋律响起,即便未曾到过南昌的人,也能在脑海中构建起对这座城市的初步印象,吸引他们前来探访。而对于南昌本地居民而言,优质的城市主题音乐是强烈的情感纽带,能唤起他们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增强归属感。
乐声作翼:
让南昌故事随旋律远扬
一首经典的城市主题歌曲,不仅能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是人们打开一座城市的钥匙。
“从王勃《滕王阁序》到当代滕王阁,不论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意境,还是阁楼建筑本身的时空感,或是南昌‘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城市建设理念,都化作了我创作的灵感。”《阁中序曲》原创音乐创作人杨育楷说。
在南昌,像《阁中序曲》《东湖边》《你在远方我在南昌》这样扎根城市土壤的歌曲还有不少,它们共同构成了南昌独特的音乐图谱:《光荣啊!南昌》以激昂旋律叩响历史之门,让英雄城的红色记忆在音符中激荡;《南昌欢迎你》用轻快节奏铺开城市长卷,让市井烟火与现代活力在歌声里交融;《南昌是我,南昌是你》以温情曲调串联起平凡与不凡,让团结奋进的城市精神在旋律中传承……
“这些兼具艺术性与传播力的优秀音乐作品就像一把把‘金钥匙’,精准打开游客对南昌的情感共鸣之门。”南昌市文广旅游局艺术科负责人、市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胡国栋说,“城市主题音乐是对城市文化内涵、城市地域特色、城市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情感共鸣和艺术表达。对内,在市民内心引起‘琴弦共振’,引发城市荣誉感;对外,更容易形成对城市的艺术标识和感性认知,展示城市独有的魅力特征。”
当游客在滕王阁景区听到融入《滕王阁序》意境的悠扬旋律,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触摸到呼应革命历史的激昂节奏,在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伴着带着市井烟火气的曲调漫步时,音乐便成了串联景点与文化的“情感纽带”,让“视觉游览”升级为“全感官沉浸”。当文艺与旅游深度融合,诗与远方走到一起便有了实地体味、置身其中的冲动,而更多带着南昌温度与记忆的旋律,成为游客心中“来了还想再来”的理由时,音乐也将成为南昌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隐形翅膀”。
赣江的夜航船上播放着歌曲,岸边的人们正在书写新的城市故事。从绳金塔的铜铃到红谷滩的霓虹,从滕王阁的飞檐到赣江的浪涛,这座城的每个角落都在哼着自己的调子,而这些调子终将织成翅膀,带着南昌的故事,飞向更辽阔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