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漫过曲靖南城门的飞檐,晚风裹挟着草木清香掠过广场。忽然,彝族左脚舞的明快旋律如泉水般涌来,穿彝族绣花围裙的姑娘、戴白族包头的老人、着哈尼族靛蓝布衣的汉子,循着节奏抬脚、摆手,眨眼间便围出一圈流动的彩虹。笑声混着鼓点溅起,像撒了把星星在人群里。
这股子热闹劲儿,勾得乘凉的游客挪不开脚。四川来的陈虹刚站定,就被身旁穿绣花鞋的阿姨拉进圈里,“跟着踩拍子就对喽!” 她笑着摆手,身体却早被旋律带着动起来 —— 左脚舞的轻快、新疆舞的舒展、坝坝舞的自在,在月光下揉成一团欢腾。“在重庆热得喘不过气,这儿傍晚穿外套还凉飕飕,跳起舞来浑身舒坦!”汗水打湿额发,她的笑声比鼓点还亮。
避暑成风尚,曲靖成热门之选
这样的夏夜,是曲靖避暑季的日常缩影。近年来,这座 “珠江源头第一城” 凭着 “旅居曲靖” 的城市名片,每年夏天都迎来源源不断的客人。近百万游客揣着凉席来、带着惬意走,逛公园、唱山歌、跳集体舞,把 19.7℃的夏天过成了流动的盛宴。
曲靖藏在云南东北部的群山里,一半土地都披着森林的绿衣,空气里负氧离子漫溢,优良天数一年到头占了九成七。6家三甲医院守着健康门,乡镇卫生院里飘着中药香,“看病+康复+养老” 一条龙服务,让“银龄候鸟”来了就不想走。
数据最会说话:2024年,7733万人次在这里留下足迹,829.6亿元消费单里,近一半来自5到9月的避暑季。今年盛夏,曲靖索性把“清凉牌”打得更响,政策、活动、优惠拧成一股绳,要让每个客人都尝到“凉”的甜头。
贴心举措多,旅居体验更舒心
十大惠民宠粉举措藏着细致心思。老年游客在公交站就能办免费爱心卡,外地车不小心违了规,轻的不罚款、急的优先办。车站里的 “避暑服务站” 像个小凉亭,24 小时热乎的 12345 热线,比街坊邻居还贴心。小区里定期摆起义诊台,手机上划划就能挑民宿,“避暑食堂” 的十菜一汤冒着热气,连重庆来的胡光明都念叨:“住半个月,比家里还省心。”
夜幕落得再深些,广场边的街头音乐会又开嗓了。百姓大舞台上,游客和当地人飙起山歌;非遗展厅里,老艺人正教孩子扎染;远处体育场的灯光下,10 公里精英赛的选手刚冲过终点。想静下来的,循着菌子香钻进老街,或在坝坝茶摊前摆开竹椅 ——“爨文化探秘”“野生菌美食” 这些路线,早把不同玩法安排得明明白白。
消费有优惠,实惠看得见
消费优惠更是实打实。景区畅游卡一刷,首道门票全免;在地图上盖满邮戳,还能抽个文旅大礼包。住宿、吃饭、买药时掏出消费券,数字跳动间尽是划算。月光爬上城楼时,南城门的舞步还没歇。凉风吹过,把 “安逸”的赞叹送向夜空 —— 这大概就是曲靖给每个夏夜最温柔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