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鸡百科 手机版
  • 首页
  • 文章推荐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时间 贷款 公司 费用 企业 万元 银行 车辆 美国 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深圳人,你我的日常,出现在一台特别节目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7 16:55:00    

    “看哭了”“燃起来了”“深圳果然浪漫”“这就是深圳味”……


    8月26日晚,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特别节目《在这里,创造奇迹》,将深圳市民工作生活的日常,写进诗里、谱进歌曲、定格在画中……深圳人参与节目共创,他们既是节目创作的素材来源,也是节目的主角,这也是新大众文艺的深圳表达与生动诠释。


    超千名普通深圳人的面孔、声音与故事,在节目中充分展现,播出后,引起市民、网友的强烈共鸣。



    《在这里,创造奇迹》特别节目执行导演毛芸告诉记者,整台节目最核心的创作理念就是以天地为幕布、以城市作舞台,全民参与、全城奔赴。


    譬如,原创主题曲《在这里,创造奇迹》,汇聚各行各业、各年龄阶段的深圳人,共同唱响奇迹之歌;与深圳同一天生日的市民,上演盲盒秀《我与特区同庆生》,讲述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的故事;全民共创影像诗《在浪漫中相见》,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组成一首深圳人共创的浪漫诗篇;大地朗诵《我的深圳故事·南方北方》,特区建设者以第一人称朗诵原创现代诗,呈现深圳人的奋斗足迹与细腻情怀;全城接力钢琴合奏《我和我的祖国》流淌的琴声是深圳人深情的告白新说唱《春天的故事·2025》,用原创说唱,唱响经典旋律……


    深圳人共创的诗篇

    送给深圳的独特礼物


    全民共创影像诗《在浪漫中相见》中,诗意、走心的文字,浪漫、真实的画面,组成了一首深圳人共创的诗篇,让无数人共情。节目中的素材,是平凡人不平凡的瞬间,均来自市民投稿。



    节目导演郑淇元认为,深圳是一座极具包容性的“移民城市”,每个来到深圳的人都有难忘的瞬间,将这些浪漫的瞬间写成一首诗,是送给深圳的一份独特礼物。


    浪漫瞬间都发生在真实、寻常的生活里,由市民自己写出来的文字,手机、相册里不愿删除的瞬间,真实感无可比拟。“我们想通过征集的方式,面向全网收集这些最真实、最能打动人的内容。”郑淇元说。


    为此,节目组面向全网发起#我为深圳写一首诗#征集活动,共收到2273份市民投稿,包括文字、视频、照片。



    “三行诗”的字里行间、日常碎片化的影像记录,有无数个“深圳故事”,这是节目文艺创作的宝贵“财富”。


    譬如,一位喜欢古装的女生,被深圳的包容性打动,在此不仅克服了抑郁症,还在深圳的机遇中,将爱好变成了养活自己的本领,成为了独立的古装模特。



    “那天在红树林,你说谢谢,是深圳让我们相识。你走后,风中的睫毛,早已种植于我的梦乡……”一位大哥写下诗句,纪念10多年前相识于深圳红树林,最后因白血病离去的恋人。


    还有朝霞里骑行的小哥、地铁站里相拥的老年夫妇、在海边绝美风景便利店看海……这些瞬间,配以各年龄段市民朗诵的诗歌,将深圳式浪漫具象化了。



    “相信画面中的笑容,能让我们真正体会到‘微笑是深圳的名片’这句话的含义。”郑淇元说。


    “打工人之声”影像诗篇

    普通人的心声化身动人诗句


    “也许我的后人,会像我来南方一样回北方闯荡。可我的灵魂,却只能在南北之间来来往往。我熟悉而陌生的南方,我亲切而遥远的北方……”


    南海之滨深圳,汇聚五湖四海的人才。


    大地朗诵《我的深圳故事·南方北方》中,借诗人田地的经典诗作,由《我的深圳故事》专栏的主人公,即十余位普通的来深建设者,作为主角与“诗人”,以第一人称朗诵,呈现异乡人的奋斗足迹与细腻情怀。



    节目导演李政德介绍,5分钟的浓缩精华,既是饱含“北方乡愁”与“南方眷恋”的情感共鸣器,也是一部行走于城市肌理、探索深圳独特人文质感的跨界影像诗。“我们希望让普通人的心声,成为这座城市最动人的诗句。”



    形式上,节目打破传统朗诵的舞台束缚,以城市街巷、山川湖海为天然舞台。


    普通人行走在深圳的土地上讲述故事,这是文学与现实的共振。



    全城接力钢琴合奏

    是深圳人最深情的告白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全城接力钢琴合奏《我和我的祖国》,流淌的琴声是深圳人深情的告白。



    市民中心广场、南头古城、坪山戏剧谷、前海石公园、华强北步行街,还有街头的一个个公益琴房里,这些深圳人熟悉的场景,“闪现”一架架钢琴。



    郎朗、叶小钢、袁芳、老易(易群林),这些我们熟悉的面孔,还有百余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深圳市民,接力弹响《我和我的祖国》、《我的祖国》、《灯火里的中国》等经典旋律。



    节目导演岳丽红介绍,节目展现深圳市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也传递深圳为每一位奋斗者提供追梦舞台的景象。


    “参与的市民除了有钢琴演奏者,还有建筑工人、网络红人、医生、快递员、外卖员等多种职业,年龄跨度从10岁到80岁。这不仅是一场属于‘钢琴之城’的独特浪漫,更是深圳人最深情的告白。”岳丽红说。


    以城市为琴键,奏响时代脉搏,这就是深圳人谱写的动人乐章。


    携手唱响新的“春天的故事”

    上演青春接力


    节目新说唱《春天的故事·2025》,将1997年发行的歌曲《春天的故事》,以00后的语言解构重唱,经典旋律下,唱响年轻一代对时代传承的深刻理解,融入接续奋斗的青春宣言。



    “这既是一次致敬,更是一次焕新。”节目导演李添裔介绍,这个节目以原曲旋律为精神锚点,以叙事性说唱为语言载体,诠释这座城45年的变迁。


    歌词以“我”为叙事者,用原创rap歌词埋下“时空胶囊”,穿越45年的时光,写下一部微缩城市史,展现三代人在三个舞台的奋斗历程。



    音乐短片在拍摄场景的选择上,导演组刻意避开“明信片式”取景,转而捕捉一些有故事、有温度、有呼吸、有共鸣的深圳现场。


    “尤其是最后,市民们在欢乐港湾自发加入的合唱场景,那不是排练好的表演,而是深圳人发自内心的和声。”李添裔透露。



    值得关注的是,这首歌从创作到演绎,是一场“青春接力”。


    导演组平均年龄25岁,用镜头语言理解历史、用剪辑节奏对话未来;歌手陈奕恺是05后深大音乐新生代,用深圳孩子特有的阳光与笃定,演绎歌曲……生长于这座城市的年轻人,携手唱响新的“春天的故事”。


    深圳经济特区生日夜,从特别节目——《在这里,创造奇迹》,读懂新大众文艺的深圳表达。


    无论是荧幕前的“观众”,还是出演节目的“主角”,你都是这场特别节目的亲身参与者,同时,你还是深圳经济特区45年发展史的见证者。


    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用日常书写史诗,用微光汇成星河——这才是深圳最动人的“奇迹”,也是最永恒的“浪漫”。


    记者 / 张雪莹

    排版 / 张雪莹

    审校 / 靳阳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