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健
这是一个雨后初晴的下午,一弯彩虹若隐若现。浑浊的河水在奔腾,由于山的阻挡,河道扭曲成了S形,形成天然的河湾。河湾处水流减缓,用心聆听,像一支舒缓的歌谣在回荡。
河湾旁的沙滩上,穿红背心的六岁小童正在低头堆着沙子城堡。突然,芦苇丛中发出异样的响声,一条红尾鲤鱼破草跃出,落在了沙滩上。他赶紧朝鱼奔去,双手刚碰到鱼,结果鲤鱼把尾巴一甩,小童脸上便沾满了布满鱼腥味的沙子。小童吓得大呼小叫:“爸爸!爸爸!有鱼,有鱼!”听到小童的呼叫,芦苇丛中冒出满嘴胡须的中年汉子,古铜色的脸上,有少许火燎后的疤痕。他左手提着三脚竹竿,右肩扛着渔网苫子,腰后挂着的鱼篓里不时传出扑通声。
汉子走上沙滩,喊道:“琰伢,莫怕莫怕!”汉子俯身用粗壮的手指伸进鱼嘴,贯穿鱼鳃,轻快地将鲤鱼摁进了鱼篓。小童在沙滩上开心地翻着跟斗,欢叫着:“有鱼吃了,有鱼吃了!”
那小童,就是我。家离河滩不远,是那种简易的工棚,很有湘中民居的特点。墙壁由黏土加稻草的土砖砌成,隔音效果很差。由于雨水冲刷,土砖裸露,雪白的石灰墙上常留下斑驳的黄渍。天长日久,石灰墙还会皲裂,邻居家的灯光顽皮地穿墙而过。琰伢有时也会好奇地趴在墙壁上,透过缝隙偷看邻居家在干些啥。琰伢美丽的母亲,一头乌发,肤如凝脂。大家都叫她莲花仙子。父亲一直视她若珍宝。
母亲接过父亲的鱼篓,一脸惊喜。父亲说:“小鱼小虾今晚吃,三条大鱼用盐腌了风干,还有一条去送给老谢吧!”然后对姐姐说:“旭东,你和弟弟一起把这条大鱼送给谢叔叔去。”父亲是个有恩必报的人,谢叔叔大名谢问天,老家在农村,和父亲是同乡。有一次琰伢带着他的女儿红瑰在河边玩耍,翻跟斗不小心翻进了河里,正好谢叔叔寻女至此,立即将他救上岸。从此以后,父亲与谢叔叔结下兄弟情,家里有任何好吃的,都会与谢叔叔共享。
父亲和谢叔叔还是过命之交。他们是同乡,又在同一个工厂、同一个车间,都是铆焊工。当时的铆焊作业是靠乙炔桶发生反应,生成乙炔气而进行。有一次,谢叔叔正在焊接钢板,旁边的乙炔桶因学徒工操作失误发生泄漏,在千钧一发之际,父亲奋不顾身抱起乙炔桶往外冲,泄露的乙炔在空气中燃烧,把父亲的头发,胡子眉毛全部烧光,特别是脸部,留下了终身的疤痕,使父亲看起来不怒自威,很有些怕人,工友们给他起了个外号“铁面人”。
父亲工作能力出色,又有勇敢加持,多年来都以满票评为矿山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矿山坐落在湘鄂赣边境上,云集了上至东北下至广东的众多采矿选矿人才,每天隆隆的采矿炮声和火车汽笛声响彻不息,热闹非凡。小港河则像玉带一样,绕矿区半圈飘向远方。平时的小港河像美丽的少女,恬静而温柔,但面对不识水性又胆大包天的人们,便又仿佛是性情不定的怪兽,毫不留情地露出锋利的獠牙。记得那是小学二年级暑假前的最后一门考试,琰伢胡乱而又徒劳地写着答案,题目从来没有弄懂过,但心早已飞往了结满野果的大山、清凉的小河。
交卷铃声一响,琰伢背上书包,就往拦河坝飞奔。琰伢,是个非常漂亮的小男孩,也许过多地继承了母亲的基因,他的头发乌黑发亮,皮肤白皙柔软,不愧是莲花仙子的儿子,又传承了父亲的勇敢,小裤衩一脱,便跳进了河里。在这么多人面前光着屁股,他似乎从未有过害羞。河中的小伙伴越来越多,他们忘乎所以地打水仗,琰伢被挤进了深水区,河水无情地淹没了他的头顶,但是嘈杂的人群中没有谁注意到他。也许是命不该绝,也许是渔家儿女的本能,他学着父亲游泳的姿势,拼命蹬了两下腿,竟又把头重新露出了水面。“救命”还没喊出口,一双布满老茧、像铁钳一样的大手,拎小鸡一样把小肚已胀鼓鼓的他从水中拎出——那是父亲的手!仿佛是父子心电感应,父亲风闻儿子来游泳后,怕出现意外就赶了过来!
这一生,又有谁的父亲能给儿子两次生命!多年以后,初为人父的琰伢生活在麓城,他守在父亲的病榻旁,为老弱的父亲掖紧被子,回忆儿时的场景,感慨生命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