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鸡百科 手机版
  • 首页
  • 文章推荐
  • 家电百科
  • 实时讯息
  • 常识
  • 时间 公司 贷款 费用 企业 万元 银行 车辆 中国 美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民币,大消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9 13:48:00    

    9月7日至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出席国际清算银行行长例会期间分别与欧洲中央银行行长拉加德、瑞士国家银行行长施莱格尔和匈牙利国家银行行长沃尔高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并就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以及双边金融合作等议题交换意见。

    中欧双边本币互换规模为3500亿元人民币/450亿欧元,协议有效期三年。中瑞双边本币互换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170亿瑞士法郎,协议有效期五年。中匈双边本币互换规模为400亿元人民币/1.9万亿匈牙利福林,协议有效期五年。

    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是指一国(地区)的央行(货币当局)与另一国(地区)的央行(货币当局)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一方可以一定数量的本币交换等值的对方货币,用于双边贸易投资结算或为金融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到期后双方换回本币,资金使用方同时支付相应利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人民银行与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陆续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多年来,双边本币互换在维护全球金融稳定、提供流动性支持、支持双边贸易和投资等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双边本币互换有利于促进中国与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发展,并有效降低汇率波动风险。”大公国际国际合作部分析师李冰晖表示,双边本币互换可使贸易双方相互获得对方货币的流动性并直接应用于贸易结算,便利双边贸易的开展;同时,双边本币互换可使贸易双方在大宗商品的交易结算中无需兑换美元,减少汇兑成本,降低双方本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的风险,减少美元依赖。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持续推进国际沟通合作。9月4日,央行官网消息显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与阿塞拜疆共和国中央银行行长卡兹莫夫签署了《中国人民银行与阿塞拜疆共和国中央银行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加强两国金融合作,促进双方在货币政策、金融部门、支付系统、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业务与信息交流。

    8月28日,央行官网消息显示,中国人民银行与新西兰储备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250亿元人民币,协议有效期为五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今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与印度尼西亚银行、巴西中央银行、土耳其中央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分别为4000亿元人民币/878万亿印度尼西亚卢比、1900亿元人民币/1570亿巴西雷亚尔、350亿元人民币/1890亿土耳其里拉。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6月末,在中国人民银行与境外货币当局签署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下,境外货币当局动用人民币余额807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动用外币余额折合人民币约4亿元,对促进双边贸易投资发挥了积极作用。

    来源:中国经济网微信综合中国人民银行、经济日报(记者勾明扬)、中国基金报微信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婉彤

    相关文章